春季雨水增多、湿气加重,细菌、病毒容易生长和繁殖,湿疹也随之而来。湿疹一旦发作,部分市民会自行买药涂抹。医生提醒,用药不对症,不但不能终得治湿疹,还会令它成为顽固性皮肤病。
预防关键:管好自己的手。
湿疹,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但并不“简单”。一般的外用药只能暂时控制症状,一旦条件达到仍会反复。
到了春天,人们减少衣物,患者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抓挠皮肤瘙痒的部位。殊不知,这会对皮肤造成恶性刺激,不但不能止痒,还会导致皮肤保护层破坏加重,引发糜烂、渗液、继发感染等情况。
误区一:乱敷民间偏方。
在专科的门诊案例中,医生接触到的很多湿疹患者都属于慢性湿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湿疹刚发病时,患者对病情不重视,例如用中草药熬水进行自洗。
由于这些民间偏方大多是长辈的言传,其药理和相关影响都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试验,因此,治疗情况也因人因病而异。患者如果一昧偏信,乱敷乱洗,可能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加重,甚至产生新的疾病。
误区二:误认为是皮癣。
作为较常见的两类皮肤病,皮炎湿疹类和皮肤癣病都表现为各样皮疹、皮肤瘙痒等症状,因此,患者往往很容易混淆。
皮肤癣病属于真菌感染,在治疗用药上,跟湿疹不同。治疗皮炎湿疹,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皮炎平、尤卓尔等;而治疗皮肤癣菌感染,则要根据症状和皮损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真菌制剂,如达克宁、特比萘芬等。混淆用药往往会造成治疗无效,甚至越治越重。
提醒:谨慎使用激素类药膏。
湿疹发作时,皮炎平、无较膏等药物会是大部分患者的止痒推荐。但是医生提醒,这些药物属于激素类制剂,用来止痒在原则上没有错误,但部分药膏属于弱效型激素,止痒效果较为一般,患者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情况。
如果此类外用药剂使用次数过频,时间过长,患者皮肤容易产生激素耐受性,导致皮肤对激素的反应减低,即使涂抹再多药膏也没有用。特别是面部瘙痒患者,乱用激素则是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这种顽固性疾病的主要病因。
因此,患者应谨慎使用此类止痒药剂,较好遵医嘱。
北大专科皮肤医生团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治疗急慢性湿疹的新型方法--“免疫脱敏生物渗透方法”!
“免疫脱敏生物渗透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免疫生物渗透的治疗方法,并经皮肤试验得来的。充分融汇了好的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等新型科研成果。直接把生物基因工程方法运用在湿疹的治疗领域上。该方法在打破传统治疗模式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生物的增加人体免疫的功能。
上一篇:天气渐热 当心青春痘加重
下一篇:夏季青春痘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温馨提示:倘若您想了解更多兰州北大皮肤的信息,您可以拨打咨询热线:13109331701或者在线预约挂号。